陈林森

个人简介:
陈林森,苏州大学研究员、博导,“国家2011计划”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微纳柔性制造专业中心主任。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数码激光成像显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333工程”首席科学家。

近10年来,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国家863计划、国际科技合作、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攻克了位相空间微纳光场调控、3D导航飞行曝光、纳米成像与连续变频纳米光刻和卷对卷纳米压印技术等重大难题并填补行业空白,例如研制的“微纳图形高速率直写光刻系统”在以色列、日本和我国高等院所应用;在功能薄膜设计方面,做出了开拓性工作,发明了纳米光变色、3D光学放大、超薄导光和金属微网格透明导电等高性能薄膜,在包括Microsoft等国际著名品牌产品(Surface Pro4)上应用。100余篇论文,100余篇发明专利,其中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3项。

目前,承担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召集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首席专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兼任国家微纳加工与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试点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委会主任、全国纳米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江苏省政协委员。


演讲摘要:苏大维格攻克了“微纳柔性制造工艺装备”关键难题,取得国内外瞩目的重大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第一,前瞻性高端微纳直写装备取得突破。发明了“四独立变量纳米快速光刻”、“大幅面微纳混合直写”等新技术和装备,成为我国不多见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并在国内外应用的科学设备,形成了系列化的知识产权。第二,围绕产业链的运行机制创新取得进展。面对国际国内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协同产业和高校,共同推进基于纳米压印技术的大尺寸电容触控屏、平板显示(超薄导光板)的创新,纳米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形成上下游创新链,原创性产品在国际著名品牌成功应用。第三,“十三五”期间,苏大维格将瞄准产业前瞻需求,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薄膜透镜、新颖材料和功能材料、高端微纳3D打印装备等领域,布局共性技术,形成平台性需求,来牵引产业向高端创新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微纳功能器件、材料和装备的研发制造企业,在多个方面引领行业的创新发展。


演讲题目:先进微纳光学技术与柔性制造

李延民

个人简介:
负责新型激光器的应用开发和测试,新材料加工工艺的开发和测试,客户项目的可行性验证。通过成功开发新应用和验证可行性,帮助客户赢得项目,拓展IPG光纤激光器的应用范围和市场占有率。

李延民200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获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随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2003年加入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高级研究员、主任研究员,负责激光材料加工方面的研发项目。2013年加入阿帕奇(北京)光纤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任应用部经理。在激光材料加工方面有十多年的研究经验,特别是激光焊接、激光熔覆和3D打印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演讲摘要:IPG光纤激光器在微加工中的应用
IPG光纤激光器在材料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光纤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IPG光纤激光器在材料微加工中也逐渐拓展应用,其中QCW-150,GLP系列激光器在陶瓷、蓝宝石、聚合物和金属材料微加工中所取得的良好应用效果和突出的性价比优势使之成为工业应用的最佳选择之一。


演讲题目:IPG光纤激光微加工技术最新进展

肖旭辉

个人简介:

肖旭辉,出生:1982年10月,毕业院校:2004年毕业于郑州铁路技术学院

2007年开始参与固体紫外激光器的研发,2013年3月与崔晓敏、王瑶两位股东联合创立苏州英谷激光有限公司,现任公司总经理。


演讲摘要:1、355nm紫外激光器的原理特点
2、紫外激光应用于微加工领域的优势
3、紫外激光近年在中国工业市场的发展趋势
4、紫外激光在微加工行业的应用案例分享


演讲题目:355nm紫外激光在微加工领域的应用

陶湧谋

个人简介:

陶湧谋是东莞市盛雄激光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 汽车运用工程专业毕业 13年激光设备制造行业从业经验,全程参与公司的品牌和产品定位,技术研发和工艺应用开发推广工作,具有良好的市场趋势洞察能力,2011成功带领盛雄激光公司从单一激光打标机制造商迅速转型为中国超快皮秒飞秒激光微细加工系统行业的技术先驱者,资深的行业工艺应用和整机制造设计经验,熟知激光在消费类电子行业的各种精密微细切割 钻孔 划片 刻线 蚀刻工艺制程应用和解决方案!


演讲题目:皮秒飞秒激光搭配振镜式和聚焦头式微细加工技术方案原理以及在微电子行业高硬度脆性材料上的应用案例解析

张伟

个人简介:

张伟,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上海市激光束精细加工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5.8)。1984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感光化学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上海市激光学会精细加工专委会主任。长期从事激光全息、激光束光刻、微复制转移技术与工艺研究, 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和上科院科技成果奖。期间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予刻槽/予格式光盘母盘激光双光束刻录系统"; 市青年科技基金项目"菲涅尔微透镜列阵"; 上海市科技结合产业重点攻关项目"DF300单反相机取景成像屏"; 上科院基金项目"蝇眼/蛾眼微透镜列阵研制";"RR反射器电铸模芯", "数字化全息技术", "无油墨印刷包装材料激光制版系统"等项目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大幅面数码全息光刻系统"、"IC探针卡激光列阵微孔成型"、"激光微切割微焊接精细加工工艺开发和应用”等上海市应用技术开发专项和上海市研发基地产学研协作能力建设项目。围绕"创新"、"创收"目标, 聚焦"激光精细加工、先进激光应用", 开展应用基础性、关键性与共性技术研发, 促进激光微细加工工程化配套, 推动我国激光产业的科技进步, 支撑新兴产业的发展


演讲题目:激光在电子行业的加工

狄建科

个人简介:

苏州德龙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工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从事超快超强激光应用、微/纳制造与测试技术、仿生制造和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参与发表文章和撰写专利近20篇。


演讲摘要:阐述针对工业界新型的盲孔、通孔的工艺技术开发需求,应用一定的光学系统搭配短脉冲激光器,实现微纳米的孔的工艺方法,以满足汽车、航空航天、电子加工以及模具产业的工程化应用。


演讲题目:激光微纳制孔的工艺开发应用研究

赵全忠

个人简介:

赵全忠,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997年、2000年于西北工业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2003年于中国科学院获博士学位。2005-2009年,受德国洪堡基金和马普基金资助在德国马普学会光学所开展研究工作。长期从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光先进制造、光子学材料与器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报告百余篇次,编著两部英文书籍章节。近年来致力于开拓激光精密微细加工技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方面的研究。


演讲摘要:超短脉冲宽度、超高峰值功率、超快反应时间赋予了超短脉冲激光非热、非线性、超精密的材料加工能力。通过直写、干涉及自主装,超短脉冲激光可以在材料表面及内部制备或诱导微纳结构。这些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经过调制的微纳结构为材料带来了全新的性能,为新结构的制备及新器件的构筑带来了可能。本报告主要介绍超短脉冲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机理、创新的加工工艺以及超短脉冲激光微纳制造在微电子等领域的应用。


演讲题目:超短脉冲激光微纳制造:机理、工艺、应用

符永宏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符永宏,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光学工程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激光应用技术、摩擦学、高端装备、发动机、模具、切削加工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近几年,分别主持承担和完成的科研项目有: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以及兵工和各类企业合作项目等30余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有4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2015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5年江苏省优秀专利奖、2015年江苏省发展研究奖、2008年分别获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2008年评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2009年列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009年8月-2010年1月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国家激光工程中心从事激光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演讲摘要:1、介绍激光微织构技术发展广泛而重要的工程应用背景;2、三大共性技术的核心思想及其解决方案;3、在机械行业几个典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及其效果。


演讲题目:激光微织构技术及其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

李海刚

个人简介:

2009 年7月—2011年9月,天津荣程集团技术中心,担任材料研发工程师;

2011 年10月至今,欧波同有限公司,担任电镜技术工程师;

物理测试期刊发表论文两篇、金属制品期刊发表论文两篇;


演讲摘要:主要介绍分析微纳米结构的重要工具之一显微镜,发展最新技术;显微镜 分为台式扫描电镜、钨灯丝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为科研 人员分析微纳米结构提供分析手段。


演讲题目:欧波同微纳米结构显微分析系统解决方案